我愛孔子
孔子—姓孔名丘字仲尼,是中國春秋時代魯國人,為當代偉大的思想家與教育家,因教過三千多位子弟、七十二個學有專精,所以被後人尊稱為「至聖先師」。而他與弟子讓學的對話,更被弟子收集成「論語」,留傳至今十分偉大!
孔子出生時,,原本混濁的黃河突然變得很清澈,讓大家都認為是聖人出世的吉兆。但,孔子的父親—叔梁紇在孔子三歲時去世,母親也在孔子十七歲時去世;他在母親過世後,開始勤學六藝—禮、樂、射、御、書、數,技藝一天比一天純熟,並在十九歲時娶了妻子,隨後也出入官場,為魯國盡一份心力。
孔子初入官場時,雖因為有許多人欺壓老百姓而辭掉了職務,卻因此醞釀了一些新的想法,三十歲時,孔子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平民學校。有一天,孔子的學生—顏回問孔子要如何做一個仁人呢?孔子認為善於克制自己不正的慾望,讓自己言行合乎禮的要求,這就是仁人。但是出身貧窮的仲弓也問了孔子一樣的問題,孔子卻回答自己不喜歡的事不要交給別人做就是仁人。說話急躁的司馬牛也問一樣的問題,這次孔子卻用不同的方式回答,他說仁人就是要說話從容不迫。
面對三位弟子所問的同樣問題,孔子會採用不同的答案來回答弟子,我認為這是因為孔子考慮到每個人的出身不同,所以用不同的答案,這是為了讓弟子更容易了解問題的內涵,也就是所謂的「因材施教」。我在閱讀論語時,常常讀到相同的情形,其中有一段是說子游與子夏兩人都問了孔子什麼是孝道,孔子也是用不同的方式回答,這都是「因材施教」。原來在幾千年之前,就有人會進步的方法來教育學生,真不愧是「至聖先師」—孔子,這也讓我由衷的敬佩他啊!

姓名:
蘇鵬宇(502)

發佈時間:
2013-12-10 00:37:14

人氣:
50